解決廢氣排放不達標問題關鍵:除臭劑
發布日期:2019年02月10日
目前為止,傳統的中低濃度氨氮工業廢水處理技術主要有吹脫法、化學沉淀法、折點氯化法、生物脫氮法、離子交換法、催化氧化法等,還有其他一些非常規的處理方法,如膜分離法、電化學氧化法、電滲析法、超聲波法、微波法、土壤灌溉法、藻類養殖法等。
常溫下,吹脫法主要應用于中低濃度氨氮廢水的處理。因為這種方法易于操作,設備構造簡單,方便管理。
臭氧技術常用于飲用水消毒和污水凈化,由于臭氧制備技術日益成熟,相比傳統的氯氣消毒技術,它具有不產生二次污染,凈化效果好,同時還具有良好的消毒和脫色效果。采用臭氧處理鹵水中的氨氮,對鹵素離子在氨氮去除中的影響進行試驗。結果表明,I–與 Cl–對氨氮的去除都無影響,并且在氨氮被氧化的過程中都會生成 NO3–;而 Br–參與了氨氮的轉化反應,對氨氮的去除有積極影響,并且只會產生少量的 NO3–。另外通過采用臭氧 -生物活性炭工藝(O3-BAC)對污水處理廠二沉池出水進行深度處理,分析了該工藝對 CODCr、氨氮和色度的處理效果。結果表明:處理后出水 CODCr為26.7mg/L,氨氮為 0.18mg/L,色度約 5倍,效果良好。
植物液除臭劑可以用普通噴霧瓶進行噴灑,也可以用專業噴霧設備進行噴灑,除臭液霧化到空間,形成顆粒很小的霧狀顆粒,霧狀顆粒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積,可以高效的吸收空氣中的惡臭分子,被吸附的惡臭分子能夠與植物萃取液中的有效成分發生反應,生成無味、無毒的物質。
采用涂鐵污泥處理中低濃度氨氮廢水,研究結果表明:室溫時經 0.15mol/L的氯化鐵溶液改性的涂鐵污泥用量 5g/L,pH為 9,反應 40min即可達到氨氮去除率 95%以上,且該吸附反應符合擬二級速率方程。將此工藝條件用于處理氨氮濃度為 102.68mg/L、COD為 362mg/L的實際工業廢水,處理后濾液中氨氮濃度為 9.2mg/L、COD為 83mg/L,達到《污水綜合排放標準》(GB8978—1996)一級標準( NH4+ 濃度<15mg/L和 COD<100mg/L)。
汽提法主要應用于高濃度氨氮廢水的處理。在去除氨氮的過程中,雖然汽提法比吹脫法能耗高、成本大,但其去除效率要高于吹脫法。吹脫汽提法具有去除效果好、工藝流程簡單、易于操作等優點,且吹脫后的氨氮能以氨水或硫酸銨的形式進行回收,可以達到資源回收利用的目的。